巴彦县镇东乡荣兴村季秀英夫妇来哈尔滨买房,在路边捡到一个装有7500元现金的钱包,联系失主还钱被当成骗子,只好将钱包交到派出所,失主仍然认为他们和警察都是骗子,几经周折才把钱还了回去。(11月17日 东北网)
有人钱包遗落,好心人拾到主动联系失主归还,这本是一件简单且皆大欢喜的事情。但失主一口咬定好心夫妇的行为不是拾金不昧,而是骗子行径,即使是警察出面,也仍然认为是团伙诈骗并报了警,让整个事情变得复杂且啼笑皆非。这“还钱”之路走得可谓费尽周折,但如此离奇的误会还并不是孤例,在网络上比比皆是,拾金不昧者被当骗子,轻则不理会,重则反而遭辱骂、报警。这有失主小题大做,过度警惕的原因,但也颇耐人寻味,值得我们深思。现在,虽达不到贞观时期“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良好社会风气,但为何连让人们相信“路不拾遗”的传统美德都成了一个难题?拾金不昧者为何反被当骗子?
笔者认为这反映了我们社会公信力的缺失。怀疑一切似乎成了很多人的心理共识,政府表态,不信,专家解释,不信,甚至是最基本的社会伦理道德也统统不信。看见老人摔倒,不敢扶,怕是遇到“碰瓷”,看到街头求助,不愿帮,认为是专业乞讨……在见惯了众多超越人们之前道德底线的诈骗事件,吸取各种前车之鉴后,群众也成了“老不信”,不相信更是不敢信,还能有主动联系失主的拾金不昧者。
这样的有些略显畸形的社会共识一定程度上也源于媒体报道过度渲染。“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现在的部分媒体过度追求新闻的新奇性,各种诈骗、凶杀等负面新闻屡见报端,着重渲染社会的假恶丑,但对人性的真善美却吝啬笔墨。本来社会隔膜和社会冷漠就已经成为了一种时代病,如此重点不平衡、有失偏颇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提高了人们对社会危机的警惕度,但也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在信息的误导下,失主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作出错误的判断也就在所难免。
要让做好事者不再被愿望,要让人们依然能相信,敢相信,需要有效的制度保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需要媒体负责人的报道,营造社会良好氛围,也需要社会核心价值的构建,引导社会大众的情绪,更需要群众自身素质的提高,既不轻信,也不乱言,慢慢增强社会公信力,消除社会危机。
|